首页

就要美脚免费社区黑冰

时间:2025-05-24 11:27:27 作者:国家发改委紧急安排2000万元重点支持贵州毕节市等地山体滑坡灾后应急恢复 浏览量:54261

  “一季度,农业(种植业)增加值同比增长3.8%。”——在中国经济一季报里,掂量一下第一产业这个3.8%,既厚重感十足,又含金量满满。

  3.8%的背后,是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越端越稳。去年,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.39万亿斤,创历史新高;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93公斤,大幅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。在高基数基础上,今年粮食生产如何更上层楼?各地切实抓好大面积单产提升,优化粮油品种品质。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李敬辉介绍,一季度,我国夏季粮油丰收基础逐步打牢,冬小麦和冬油菜面积稳中略增,苗情长势好于上年,春播进度同比略快,“菜篮子”产品供应充裕。这让中国更有底气应对当前复杂性、严峻性、不确定性上升的外部环境。

  农业底盘稳,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供了有力支撑。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表明,去年国际大米价格指数涨了21%,但我国大米价格才涨了1.7%。起到坚实支撑的,就是我国不断提高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。

  3.8%的背后,是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。黑龙江蔓越莓、吉林蓝莓、贵州抹茶、甘肃天水麻辣烫的甘谷辣椒……近段时间,越来越多的土特产火爆出圈。

  除了这些“爆款”,很多地方还有大量的“隐藏款”土特产。鹅肝、鱼子酱、黑松露常被称为“世界三大顶级食材”,也许你不知道,这些高端食材的产地不少来自中国的小县城:“安徽六安霍邱鹅肝”“四川雅安天全鱼子酱”“云南贡山黑松露”。以雅安鱼子酱为例,当地年产鱼子酱50吨,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,世界上每100克鱼子酱中,就有12克产自雅安。

  无论是“隐藏款”还是“爆款”,每个土特产的“出圈”都不是凭空而起,而是一个个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厚积薄发的结果。一季度,我国乡村特色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,不断有土特产“破土而出”,“吸睛”又“吸金”。

  3.8%的背后,是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蓬勃涌现。近些年,越来越多的土特产被更多的人熟识、消费,这跟“互联网+”的兴起密不可分。得益于农产品电商的快速发展,现在不出家门就能轻松吃到各地特产。黑龙江人想吃砂糖橘了,网上下单,不出两三天,新鲜的广西砂糖橘就上了龙江人的果盘子。去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5870.3亿元,同比增长12.5%,约为2014年的5倍。一季度,农产品电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,在提升老百姓舌尖上的幸福感的同时,让各地的土特产卖得更俏。与此同时,乡村休闲旅游业、非遗工坊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升温,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、“互联网+”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稳步实施,有力带动第一产业产值提升,也让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。

  透过这3.8%,我们还可以看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。在广西柳州,一碗螺蛳粉“嗦”出一个大产业,从原材料种养殖,到食品制作加工,再到产品流通销售,螺蛳粉产业带动66万亩原材料基地,创造30多万个就业岗位,去年全产业链销售收入为669.9亿元。赣南脐橙、延安苹果、横州茉莉花、文登西洋参……一个个土特产,延展出一条条产业链,支撑起一个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。目前全国已累计建成180个优势特色乡村产业集群,全产业链产值超过5.6万亿元,辐射带动2000多万户农民。

  立足“土”,体现“特”,做好“产”,培优品种、提升品质、打造品牌,推动产加销贯通、农文旅融合,土特产就能创造大效益。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、生产体系、经营体系,现代化大农业就能筑牢农业强国的根基,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撑。 【编辑:何颖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黄埔“廖氏三兄弟”后人:父辈保家卫国 坚定信仰不做亡国奴

今年7月,在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几内亚比绍总统恩巴洛会谈时,习近平主席专门提及,几内亚比绍国歌由国父卡布拉尔作词、中国作曲家晓河谱曲,这是两国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,也是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见证。

中国外交部新任发言人林剑亮相:期待真诚沟通

据悉,“五一”假期期间,临平博物馆以“宋朝那些事儿——宋韵雅趣”为主题开设了一系列的社教课程。除了宋代插花技艺外,还有南宋米糕制作、宋代点茶技艺、宋式香器制作和宋式花器制作等课程,让市民游客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,沉浸式体验“宋韵文化”。

深圳“米袋子”“菜篮子”供应充足

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方面表示,积极探索医务社会工作乃至健康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,是拓展社会工作实务内涵;健康社会工作可以提升民众生活质量、增强医患沟通效果以及推动医疗模式转变。该联合会方面表示,社会工作者愿意一起加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,用社会工作者独特的专业能力为“健康中国”国家战略尽心尽力。

向海图强看广东③:深圳港的货船与邮轮|强信心 稳预期 促发展

财政部: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就业补助667亿元

“一般三四天就可以发芽,出芽率达到90%,出苗效果好。”城门仔机耕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郑友银介绍,工厂化育秧可以科学地控制和调节秧苗的生长温度、湿度,确保种子的存活率和出芽率,种植时再采用机插秧,效率是人工的15倍以上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